參加搖擺舞活動時,除了享受音樂以及舞會的氛圍外
大家有沒有曾經在活動現場,被刺激以及有趣的比賽吸引過呢?
自 1980s 年代搖擺舞復甦以來,世界各地的搖擺舞社群逐漸蓬勃發展
而各活動也因為內容、形式的不同,加入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比賽
今天就讓足跡小編一步步帶你認識
關於搖擺舞競賽的大小知識,並整理比較常見的項目
最早的搖擺舞競賽
如果我們將「Lindy Hop」這個字出現後來做定義
並且排除各自舞廳舉辦的小型活動外
目前可考最早的搖擺舞競賽是 1935 年的 Harvest Moon Ball
Harvest Moon Ball 是當代最有名的舞蹈競賽之一
由 Daily News(紐約每日新聞) 為贊助商,在 1935 年舉辦第一屆
當時的比賽項目包含 Foxtrot, Viennese, Waltz, Tango, Rumba, 以及 Lindy Hop
Savoy 的 Dancer 們也在這次的比賽中包下前三名
而也是在當年的的 Harvest Moon Ball 結束後
也是 Lindy Hop 躍上大眾眼裡的第一場大型活動
Swing dancer 也陸續與當代不同的表演藝術結合
包含電影、戲劇、樂團演出等
PS. Norma 是當年比賽的第三名,也因為這個機會前往巴黎進行演出
Frankie 雖然拿了第二名,卻因個人因素後來決定不前往海外
但也因為這個契機,在這段時間內發明了 Air Step
競賽分級制度
現在搖擺舞圈的比賽會因為不同的原因,而設定各種分級制度
如同課程一樣,可能是因為人數規模
或在目的上希望可以讓不同學習狀況的舞者都能享受舞台
而根據不同條件設置分級制度
以下我們來介紹一些比較常見的分類
Open / Advance
這也是大多數比賽的分級方式
直接分成兩個等級,由參賽者自由報名
像是 Snowball、Swingtime Ball 等使用
Open / Advance/ All-star
同上,部分較大規模的活動,會再拉出一個等級
最高等級的競賽有時會定義參加資格 (如指定活動的得獎)
有些活動會用 International 作為最高等級的區分
有設此級別的包含如 CSI, ILHC, Savoy Cup, AJW等
Invitation
其實不太算是分級了
Invitation 主要是出現在該活動會邀請多位國際舞者
多數是該活動的授課教室或評審,以邀請的形式進行比賽
也是在大型的活動中比較有機會看到
競賽形式介紹 – Mix & Match
類型:雙人即興
適用舞風:Lindy Hop、Balboa、Blues、Shag 等雙人舞風
音樂:現場 DJ、樂團播放
舞伴:現場配對
多數活動都會採用的比賽形式,早年會使用 Jack & Jill 做為比賽名稱
近年來以多數採用 Mix & Match 或是 Luck of the Draw
參賽者會根據不同的腳色 (Leader/Follow/Switch) 分組進行預賽
在決賽中隨機搭配,配合 DJ 或樂團的音樂進行
而評審也是根據「該組合」的搭配排定名次,較少根據個人表現進行評分
有時會加入 Pro-am 一起進行(老師與學生搭配)
多數的比賽順序是先 Warm up,再來個組隨著音樂跳 2,4 個 phrase,最後 All-skate
有時候會完整類似表演賽的形式,先 All-skate 後各組跳一首歌 (1-2分鐘)
競賽形式介紹 – Strictly
類型:雙人即興
適用舞風:Lindy Hop、Balboa、Blues、Shag 等雙人舞風
音樂:現場 DJ、樂團播放
舞伴:配對參加
同樣是雙人即興搭配,另外一種形式則是 Strictly
差異在舞伴為事先找好,因此可以事先準備不同的舞步招式
所有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動作設計與舞蹈張力
偷偷說,許多 Strictly 的比賽也是小編在學習時模仿的素材
比賽的方式與 Mix & Match 差不多
而 Strictly 的預賽形式,這幾年滿多活動會採用 「Battle」的形式進行
另外小編想要特別推薦 2019 的 ILHC 的 The NORMAlizer 比賽項目,是針對特定主題所進行的 Strictly 項目。
競賽形式介紹 – Couple Showcase
類型:雙人編排
適用舞風:Lindy Hop、Balboa、Blues、Shag 等雙人舞風
音樂:自己準備的音樂與編排
舞伴:配對參加
這就是所謂的 Showcase 了,而在多數的比賽不太會去區分舞風是甚麼
只要是符合「雙人舞」的條件,風格上不要差太多都是比賽的範疇
音樂的準備與編排都是參賽者自選,參賽者能對音樂內容的做更好的發揮
比賽方式為完整的演出呈現,觀賞上更接近傳統的舞蹈大賽
當然這些比賽內容,獨立拉出來看都可以是一個表演
競賽形式介紹 – Team Showcase
類型:多人編排
音樂:自己準備的音樂與編排
兩人以上就會是 Team Showcase
而這個項目主要也是以雙人的技巧為主軸
在 Team Showcast 中更容易看到隊形變化、畫面創意的精妙之處
但也因為準備這個項目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高,規模較大的活動與組織才有比較多的資源與參加者來維繫這個項目。
競賽形式介紹 – Solo Jazz
類型:單人即興
適用舞風:Solo Jazz、Blues
音樂:現場 DJ、樂團播放
從雙人來到單人比賽的介紹
也同樣是經過預賽挑選出決賽人員後,在舞台上進行決賽演出
在形式上與 Mix & Match 比賽相仿,皆為 Warn up、Spotlight、All-Skate 的方式
競賽形式介紹 – Solo Team
類型:多人編排
音樂:自己準備的音樂與編排
這個倒也不一定是多人
兩人或以上的 Solo 編排即可作為 Solo Team
而形式上一樣也為表演呈現,參賽者會花更多時間與精力在舞蹈的編排與呈現
競賽形式介紹 – Team Battle
類型:多人即興
音樂:現場演奏為主
因為參賽成本大,會需要 15-20 甚至以上的人員進行比賽
而且主辦方要準備的內容也比較多
目前只有在 Savoy Cup 以及 Swingtime ball 有常規的比賽
是以團隊為單位以 Battle 的方式進行
因在 Savoy Cup 的比賽項目中是以「城市」為主要的參賽單位
這個比賽項目又更容易凝聚該城市社群的榮譽心
台北原本 2020 也有組一隊前往參賽,可惜疫情爆發後就沒機會了
而 2024 年成功組了一隊前往法國,並且獲得很好的成績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台灣人在國際上精彩的演出吧